北京典型边缘区25年来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异特征

被引:45
作者
秦静
孔祥斌
姜广辉
刘怡
李翠珍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大都市边缘区; 土地利用方式; 时空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北京典型边缘区25 a来两个阶段(1981~2000年,2000~2006年)土壤有机质含量(SOM)的时空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的转换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产生重要影响。1981~2000年,荒草地向耕地的转换以及因灌溉设施的完善而引起水浇地面积的增加使得整个研究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增加,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从9.64 g/kg增加到12.35 g/kg,增加了28%;在利益的驱使下,农户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不再向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追加投入,研究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由12.35 g/kg降低到11.46 g/kg(2000~2006年)。空间上,1981年土壤有机质含量自北向南逐渐降低;与1981年相比,2000年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增加一个级别,增加最多的区域分布在研究区域的中部,这些区域也是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明显的地方,主要是荒草地向其他农用地的转换;与2000年相比,2006年研究区域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的只有3个地区,并且大部分增加不显著,增幅不到1 g/kg。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9+314 +3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北京郊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J].
胡克林 ;
余艳 ;
张凤荣 ;
王茹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4) :764-771
[2]   盐渍土改造区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性研究 [J].
牛灵安 ;
郝晋珉 ;
覃莉 ;
孟鹏 ;
李栓怀 ;
隋鹏飞 .
土壤学报, 2005, (01) :84-90
[3]   土壤有机质的环境效应 [J].
李文芳 ;
杨世俊 ;
文赤夫 ;
田春莲 .
环境科学动态, 2004, (04) :31-33
[4]   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张金波 ;
宋长春 .
土壤通报, 2004, (03) :371-373
[5]   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J].
孔祥斌 ;
张凤荣 ;
齐伟 ;
徐艳 .
地理学报, 2003, (03) :333-342
[6]   皋兰县城郊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响应 [J].
高翔 ;
王爱民 ;
张德利 .
人文地理, 2001, (05) :76-79
[7]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及人文驱动力机制研究 [J].
陈浮 ;
陈刚 ;
包浩生 ;
彭补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3) :204-210
[8]   中国土壤土层厚度的空间变异性特征 [J].
王绍强 ;
朱松丽 ;
周成虎 .
地理研究, 2001, (02) :161-169
[9]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广州市为例 [J].
秦明周 ;
陈云增 ;
不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1, (02) :119-122
[10]   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 [J].
刘盛和 ;
吴传钧 ;
沈洪泉 .
地理学报, 2000, (04) :407-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