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观测经济总量与指数的测算:1982~2006

被引:11
作者
田光宁 [1 ]
李建军 [2 ]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未观测经济; 总量; 指数; 经济普查;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08.07.007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22.33 [国民经济计算体系];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8 ; 0714 ; 020201 ;
摘要
未观测经济是没有被国民经济核算监测和计量的经济活动。未观测经济总量到底有多大,一直是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国民账户均衡关系入手,采用储蓄、信贷与国际收支之间的均衡关系模型,测算未观测经济总量并编制中国未观测经济指数。结果显示,在过去20年间,中国未观测经济总量占GDP的比重介于10%49%之间,未观测经济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建立未观测经济监测机制,定期开展全国性经济普查非常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未被观测经济规模——基于MIMIC模型和经济普查数据的新发现 [J].
徐蔼婷 ;
李金昌 .
统计研究, 2007, (09) :30-36
[2]   未被观测经济估算方法新探 [J].
李金昌 ;
徐蔼婷 .
统计研究, 2005, (11) :21-26
[3]   中国地下经济规模基本估计和实证分析 [J].
罗磊 .
经济科学, 2005, (03) :29-38
[4]   核算制度缺陷与经济总量漏算 [J].
蒋萍 .
经济科学, 2004, (02) :19-26
[5]   地下经济估测模型及敏感度分析 [J].
夏南新 .
统计研究, 2000, (08) :38-41
[6]  
核算漏洞与经济总量流失[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蒋萍, 2006
[7]  
税收流失经济分析[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梁朋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