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河道内生态需水保障程度时空特征解析

被引:26
作者
潘扎荣 [1 ,2 ]
阮晓红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科学系
关键词
淮河流域; 生态需水保障程度; 年内展布计算法; 时空解析;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5.03.004
中图分类号
X143 [环境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为了反映出河道内水量满足生态保护与修复需求的状况,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适合于快速评估流域尺度河道内生态需水保障程度时空特征的方法。采用生态需水年内展布计算法计算了流域主要干支流的生态需水阈值,并结合实测径流资料开展了生态需水保障程度计算。利用时间序列法、Mann-Kendall检验法、聚类分析以及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流域生态需水保障程度进行时空特征解析。结果表明:1流域生态需水保障程度整体呈现上游地区高于下游地区,淮河干流南岸地区高于北岸地区的特征;2颍河、涡河、沱河等支流的生态需水保障程度较低,且呈显著下降的趋势;3流域年内4—6月份的生态需水保障程度整体表现最低,且空间差异性大,为流域河道内生态需水敏感时期;4流域涡河玄武、蒙城断面,池河明光断面和沱河永城断面生态需水保障程度整体最低,且年内过程变异程度最大,为河道内生态需水优先保障区。评估结果可为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制定维护河流健康对策和保障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80 / 29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河流生态状况分级系统及其应用 [J].
董哲仁 ;
张爱静 ;
张晶 .
水利学报, 2013, (10) :1233-1238+1248
[2]   强化生态用水保障 保护重要水生态系统 [J].
张炎斋 .
治淮, 2013, (08) :31-32
[3]   淮河流域水资源问题与对策 [J].
沈宏 .
治淮, 2013, (08) :28-31
[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影响研究进展 [J].
宋晓猛 ;
张建云 ;
占车生 ;
刘春蓁 .
水利学报, 2013, (07) :779-790
[5]   构建生态用水调度体系 推进淮河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 [J].
程绪水 ;
万一 .
中国水利, 2013, (13) :42-44+51
[6]   基于多种水文学方法估算渭河关中段生态基流 [J].
于松延 ;
徐宗学 ;
武玮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Z1) :175-179
[7]   基于中国气象资料的趋势检验方法对比分析 [J].
章诞武 ;
丛振涛 ;
倪广恒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 (04) :490-496
[8]  
淮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特征解析及分类控制[J]. 周亮,徐建刚,孙东琪,倪天华.环境科学. 2013(02)
[9]   层次聚类分析法在贵州省水土保持四级区划中的应用 [J].
李瑞 ;
李勇 .
中国水土保持, 2013, (02) :21-22
[10]   河道基本生态需水的年内展布计算法 [J].
潘扎荣 ;
阮晓红 ;
徐静 .
水利学报, 2013, (01) :11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