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自然灾害的社会脆弱性评估——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5
作者
刘德林 [1 ,2 ]
梁恒谦 [1 ,2 ]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
[2]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关键词
指标体系; 权重; 脆弱性; 主成分分析;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4.05.031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脆弱性研究对区域防灾减灾规划和灾害风险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灾害频发的河南省为研究区,以区内各地市为基本评价单元,运用秩次相关分析和PCA法筛选出11个相互独立的影响因子,构建了河南省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模型。利用AHP法确定各指标的相对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各评价单元的社会弱性进行了评估,并借助ArcGIS软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区划制图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自然灾害的社会脆弱性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2)周口市、商丘市和驻马店市社会脆弱性等级为Ⅲ,属高脆弱区;郑州市、济源市与三门峡市自然灾害的社会脆弱性等级为Ⅰ,属低脆弱区;其他地市评价等级为Ⅱ,属中等脆弱区。(3)全省所处高、中和低社会脆弱性的面积比例分别为22.68%,65.35%和11.97%。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灾害脆弱性概念模型综述
    商彦蕊
    [J]. 灾害学, 2013, 28 (01) : 112 - 116
  • [2] 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进展
    江培龙
    方凤满
    [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2, 14 (04) : 54 - 59
  • [3]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状及其影响——基于河南省兰考县M村的实证研究
    薛莉娟
    胡方萌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28) : 14059 - 14063
  • [4] 社会脆弱性:灾害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
    周利敏
    [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4) : 20 - 28
  • [5] 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陈磊
    徐伟
    周忻
    马玉玲
    袁艺
    钱新
    葛怡
    [J]. 灾害学, 2012, 27 (01) : 98 - 100+110
  • [6] 自然灾害对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
    王亚伟
    韩珂
    苏克勤
    梁保松
    [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06) : 726 - 730
  • [7] 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进展
    石勇
    许世远
    石纯
    孙阿丽
    赵庆良
    [J]. 自然灾害学报, 2011, 20 (02) : 131 - 137
  • [8]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自然灾害区域脆弱性评价
    刘毅
    黄建毅
    马丽
    [J]. 地理研究, 2010, 29 (07) : 1153 - 1162
  • [9] 上海沿海六区县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
    石勇
    孙蕾
    石纯
    许世远
    孙阿丽
    王军
    [J]. 自然灾害学报, 2010, 19 (03) : 156 - 161
  • [10] 沿海区域自然灾害脆弱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孙阿丽
    石勇
    石纯
    许世远
    王军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5) : 148 -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