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6例临床分析

被引:8
作者
王倩
胡亦农
机构
[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卫生局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1.71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摘要
选择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76例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 30例给予丹那唑 (Danazol,每日 80 0 mg)口服 ,另一组 4 6例给予米非司酮 (每日 12 .5 mg)口服 ,均从月经第一天起连续服用 6个月。两组患者均于服药后 3w内出现痛经症状缓解 ,丹那唑组 2 5例 ,米非司酮组 37例停药后痛经完全消失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停药后经腹腔镜检查证实 ,丹那唑组 2 1例盆腔或附件包块缩小 ,2 2例盆腔触痛结节缩小或消失。米非司酮组31例包块缩小 ,36例触痛结节缩小或消失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米非司酮组 4 0例、丹那唑组 30例用药后月经停止 ,均在停药后 4~ 5 w内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全部患者停药后血清 CA1 2 5。水平降至正常 ,部分病例抗子宫内膜抗体消失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果表明小剂量长期服用米非司酮可抑制排卵 ,使正常或异位子宫内膜萎缩或溶解 ,引起闭经 ,同时可以减少子宫动脉血流供应 ,从而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4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连利娟 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