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县域的三大粮食作物生产优势的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16
作者
徐志宇 [1 ]
宋振伟 [2 ]
陈武梅 [2 ]
邓艾兴 [2 ]
陈阜 [1 ]
张卫建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区域布局; 县域; 比较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阐明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优势的空间特征,可以为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我国2006年县(市)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产为基本单元,系统分析了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生产优势的空间特征明显,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在空间布局上存在明显差异。但综合分析发现,水稻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较高的地区为华南、华东和华中地区,其指数分别达到了1.45、1.30和1.14;小麦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较高的地区为西北和华北地区,优势指数分别为1.33和1.02;玉米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较高地区为华北和东北地区,优势指数分别为1.43和1.37。我国粮食生产布局应该走优势互补的道路,依据作物综合比较优势,稳定区域优势粮食作物生产规模,深入挖掘后备区域的生产潜力,适当调整劣势粮食作物生产规模,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以确保中长期粮食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我国粮食产需平衡变化及对策 [J].
屈宝香 ;
李文娟 ;
尹昌斌 ;
钱静斐 .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0, (01) :4-7
[2]   我国稻谷供需的中长期预测 [J].
虞国平 .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3) :17-20
[3]   中国粮食安全路在何方 [J].
张正斌 ;
段子渊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 24 (06) :610-616
[4]   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 [J].
唐仁健 .
中国水利, 2009, (21) :7-8
[5]   优化粮食品种区域结构 提高我国粮食安全 [J].
李琳凤 .
中国国情国力, 2009, (11) :18-21
[6]   基于ESDA与GIS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空间分布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J].
王千 ;
门明新 ;
许皞 .
农机化研究, 2009, (09) :64-67
[7]   我国不同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比较 [J].
蓝海涛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7, (05) :1-6
[8]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其可能影响 [J].
刘玉杰 ;
杨艳昭 ;
封志明 .
资源科学, 2007, (02) :8-14
[9]   21世纪初我国粮食供需的新空间格局 [J].
殷培红 ;
方修琦 ;
马玉玲 ;
田青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4) :625-631+678
[10]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地区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J].
周应恒 ;
王图展 .
农村经济, 2006, (05) :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