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2011年洞庭湖流域降水量变化特征

被引:12
作者
徐卫红 [1 ,2 ]
葛德祥 [3 ]
李娜 [1 ,2 ]
张双虎 [1 ]
彭辉 [4 ]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4] 中国海洋大学
关键词
降水量; 变化; 空间分布; 洞庭湖流域;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6.01.017
中图分类号
P426.61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洞庭湖流域的降水变化将改变洞庭湖的水源补给,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以位于洞庭湖流域及附近的26个气象站的1960~2011年逐月的月降水量为基础数据,分析了降水量的年际及年内变化特征;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法,分析了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利用协同克吕金插值法,对26个气象站的降水量进行了空间插值,分析了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1年期间,洞庭湖流域的年降水量在减少,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在减少,但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在增加,年降水量和季节降水量都没有显著变化趋势。洞庭湖流域西部、南部和东北部山区的年降水量多于中部和北部的平原地区,北部、东南部以及南部的局部的年降水量在增加,其它地区的年降水量多在减少;春季,除流域东南部降水量在增加外,其它地区的降水量都在减少,夏季,流域内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在增加,秋季,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在减少,冬季,流域内各气象站的降水量都在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人类活动对白洋淀干旱的影响 [J].
王青 ;
严登华 ;
秦天玲 ;
袁勇 .
湿地科学, 2013, (04) :475-481
[2]   洞庭湖流域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特征分析 [J].
宋佳佳 ;
薛联青 ;
刘晓群 ;
李永坤 ;
张竞楠 .
水电能源科学, 2012, 30 (09) :17-19
[3]   人类活动对别拉洪河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研究 [J].
栾兆擎 ;
曹会聪 ;
周德民 ;
邓伟 .
湿地科学, 2008, (02) :258-263
[4]   洞庭湖流域气候变化特征(1961-2003年) [J].
王国杰 ;
姜彤 ;
王艳君 ;
俞肇元 .
湖泊科学, 2006, (05) :470-475
[5]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时空特征及演变趋势分析 [J].
张永领 ;
高全洲 ;
丁裕国 ;
姜彤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2) :161-168
[6]  
生态水文学[M]. 海洋出版社 , (英)AndrewJ.Baird,(英)RobertL.Wilby编著, 2002
[7]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 气象出版社 , 魏凤英编著, 1999
[8]   Climate Change [J].
Morris, Huw .
AUSTRALIAN PLANNER, 2007, 44 (02) :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