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发展观:中小公司治理模式研究——基于672家中小公司实地与问卷调查

被引:8
作者
高政利 [1 ]
欧阳文和 [1 ]
李坚飞 [2 ]
杜炎 [1 ]
机构
[1] 湖南商学院
[2] 湖南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关键词
中小公司; 自组织; 内部相互委托—代理; 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6 [公司];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内源性融资决定中小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其发展受内外部因素约束具有自组织特征。董事会不仅具有决策、执行职能,而且还兼有监督职能和股东大会基本职能,并形成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合一的公司治理结构。在该结构中,经理层对董事会、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其实质就是对自己负责,对董事会和经理人的监督和激励成为了相互监督、约束、惩罚的内部相互委托—代理制衡机制,委托—代理问题成为了监督权、决策权、经营权三权合一的内部相互委托—代理的重要组织管理模式,其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以及小股东搭便车和代理人机会主义等公司病症不复存在。针对该模式所具有的中国本土特色的自我保障、自我激励、自我监督效率特点,并根据本土中小公司发展过程,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完善内部组织制度,防范绝对权威,以保障中小公司运行效率;2.建立董事会会议信息披露及会议议题实名制制度,以防范卸责行为的发生;3.建立内部竞争、淘汰制度,并随着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公司不断发展,逐步引入外部人代理,完善三会分立;4.建立董事会成员内部职工代表制度,以保障员工利益,减少劳资纠纷。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0+112 +1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产权契约与家族企业治理演进 [J].
马丽波 ;
付文京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5) :120-126
[2]   公司治理模式的多维度比较研究:构建公司治理权变模式 [J].
郝臣 ;
李礼 .
南开管理评论, 2006, (02) :84-89
[3]   社会资本结构演变与我国家族企业发展演化 [J].
乐国林 ;
张玉利 ;
毛淑珍 .
当代财经, 2006, (03) :65-69
[4]   不同成长阶段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研究 [J].
陈晓红 ;
刘剑 .
管理工程学报, 2006, (01) :1-6
[5]   中国新型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及其绩效评价——以中国水电集团为例的研究 [J].
任佩瑜 ;
范集湘 ;
黄璐 ;
张蓓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7) :96-104
[7]   内部治理、外部环境与中国家族企业生命周期 [J].
苏琦 ;
李新春 .
管理世界, 2004, (10) :85-96
[8]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 [J].
程新生 .
会计研究, 2004, (04) :14-18+97
[9]   论家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分析 [J].
高政利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2) :48-52
[10]   私营家族企业融资渠道结构及其演变 [J].
储小平 ;
王宣喻 .
中国软科学, 2004, (01) :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