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的定位和未来

被引:76
作者
郑尚元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社会法; 地位; 未来;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3.05.013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本文以对传统部门法划分理论的批判为切入点 ,定位社会法。作者认为 ,公法与私法的融合或交叉并不一定是社会法 ,社会法也不是泛义上的公法与私法融合性法律的代名词 ,而是具有特有调整对象的、具有现代属性的一类法律。这类法律与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经济法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时 ,作者指出了社会法与法社会学的界别问题。此外 ,作者还分析了社会法及社会法学的未来。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3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罗马法教科书.[M].(意)彼德罗·彭梵得(PietroBonfante)著;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2]  
第三种力量.[M].王建芹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3]  
利益冲突与制度变迁.[M].柳新元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  
自由市场与社会正义.[M].(美)凯斯·R.孙斯坦(CassR.Sunstein)著;金朝武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5]  
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M].单飞跃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6]  
国家、公民与行政法.[M].董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  
生存权论.[M].(日)大须贺明著;林浩译;.法律出版社.2001,
[8]  
超越法律.[M].(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9]  
法哲学范畴研究.[M].张文显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10]  
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公丕祥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