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炮制工艺对何首乌中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51
作者
刘振丽
宋志前
张玲
李淑莉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蒽醌; 二苯乙烯苷; 何首乌; 炮制; 鞣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3 [中药炮制、制剂];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考察炮制工艺和炮制时间对何首乌中大黄素、大黄素甲醚、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苷)、鞣质含量的影响。方法何首乌分别采用黑豆汁蒸、黑豆汁炖、清蒸、黑豆汁高压蒸和黑豆汁屉上蒸的工艺炮制12h和32h,采用黑豆汁炖12,24,36,48h。HPLC测定炮制饮片中二苯乙烯苷、蒽醌含量。皮粉法测定鞣质含量。结果不同炮制工艺炮制一定时间,二苯乙烯苷含量生片>黑豆汁高压蒸片>黑豆汁炖片>黑豆汁蒸片>清蒸片>黑豆汁屉上蒸片;总游离蒽醌含量黑豆汁高压蒸片>黑豆汁蒸片>黑豆汁炖片>清蒸片>黑豆汁屉上蒸片>生片;总蒽醌含量生片>黑豆汁高压蒸片>黑豆汁蒸片>黑豆汁炖片>清蒸片>黑豆汁屉上蒸片。采用黑豆汁炖制,随炮制时间的延长,二苯乙烯苷含量逐渐下降,至48h约为生品含量的17%;总游离蒽醌含量先上升后下降,32h>36h>24h>48h>12h>0h;总蒽醌含量和结合蒽醌逐渐下降。鞣质含量随炮制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结论应规范何首乌饮片的炮制工艺。
引用
收藏
页码:336 / 3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不同地区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含量测定及稳定性考察 [J].
刘振丽 ;
宋志前 ;
不详 .
中成药 , 2002, (09) :34-35
[2]   大黄中总大黄素成分含量测定条件优选 [J].
魏凤玲 ;
单光璇 ;
朱立平 ;
李辉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2, (01) :14-15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何首乌及其炮制品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J].
郭青 ;
鲁静 .
药物分析杂志, 2000, (05) :326-328
[4]  
何首乌炮制沿革及工艺研究.[J].赖荣汉;刘晓文;王毅兵;.中药材.2000, 01
[5]   大黄在提取精制工艺中的化学成分变化研究(Ⅰ) 大黄素的湿热降解机理探讨 [J].
苏子仁 ;
周华 ;
刘中秋 ;
刘良 ;
伍孝先 ;
吴咸中 .
药物分析杂志, 1998, (02) :12-15
[6]   何首乌炮制前后二苯乙烯甙含量比较 [J].
马长华 ;
王金星 .
中药材, 1995, (07) :350-350
[7]   何首乌及其炮制品中二苯乙烯甙含量测定 [J].
刘成基 ;
张清华 ;
周琼 .
中国中药杂志, 1991, (08) :469-472+511
[8]   何首乌研究进展 [J].
邓文龙 ;
龚世蓉 .
中草药 , 1987, (03) :42-46
[9]  
中药采制与炮制技术.[M].王孝涛等编著;.华夏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