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阴伤是温病热瘀证的主要病机

被引:5
作者
万海同
王灿晖
杨进
机构
[1] 浙江大学
[2] 南京中医药大学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温病,热瘀证,阴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4.2 [瘟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温病热瘀证是温病临床常见的一种证型,阴伤是温病热瘀证的主要病机。热毒炽盛,伤津耗液,炼熬血液、脉络及脏腑受损均易致热瘀证;阴液不足可对不同类型的热瘀病理产生影响;热瘀证存在着阴液不足与瘀血内阻两方面的虚实病理变化;邪传营血,伤阴耗液,脏器受损之际是形成热瘀证的主要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养阴生津法对家兔热瘀模型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指标的影响 [J].
万海同 ;
杨进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7, (03) :46-48
[2]   温病邪入营血分实质的实验研究 [J].
叶望云 ;
李鸣真 ;
陆付耳 ;
汪先恩 ;
邓益明 ;
张艳萍 ;
敖杰男 ;
邓泽明 ;
涂胜豪 ;
施昌年 ;
侯安继 .
中国中医急症, 1994, (05) :227-229+4
[3]   清营益气复方对家兔温病营分证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戴春福 ;
陈裔清 ;
郑旭 ;
叶锦先 .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3, (03) :149-151
[4]   滋养阴液在温病营血分证中之应用 [J].
杨进 ;
孟澍江 .
中医杂志, 1992, (05) :9-11
[5]   中医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研究 [J].
郭谦亨 ;
张学文 ;
王志新 ;
刘国强 .
中医杂志, 1987, (06) :35-37
[6]   凉血化瘀法治疗重症流行性出血热——附450例总结 [J].
徐德先 ;
纵瑞森 ;
唐文轩 ;
钱茂 ;
王洪珠 .
中医杂志, 1985, (08) :33-34
[7]  
重订广温热论.[M].何廉臣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8]  
《医林改错》评注.[M].(清)王清任 著;《医林改错》三结合评注小组 评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