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低熟油烃产率模型

被引:7
作者
林玉祥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
关键词
模型与模式; 烃产率; 低熟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该文结合低熟油成因研究、模拟实验成果及有机质自然演化剖面 ,指出了低熟油实际上是有机质成岩演化的副产物。在成岩作用阶段随成熟度增加 ,低熟油的产率及累积产率一般没有先增后减的生烃 (或生油 )高峰 ,这与有机质深成阶段干酪根生烃 (油 )模式存在根本的区别。低熟油烃产率和累积烃产率主要取决于原始母质中的原生烃类含量、干酪根形成过程中对烃类的捕集作用、部分地质大分子的低温分解以及岩石矿物成分等因素。文中对流行的低熟油生烃 (油 )模式进行了补充和修改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陆相湖盆生物类脂物早期生烃机制研究 [J].
王铁冠 ;
钟宁宁 ;
侯读杰 ;
包建平 ;
黄光辉 ;
李贤庆 ;
张林晔 ;
李学田 ;
陈致林 ;
李佩珍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6) :518-524
[2]   低熟油的富硫大分子早期降解生烃机制──以临清坳陷德南洼陷低熟原油和烃源岩为例 [J].
候读杰,王铁冠,钟宁宁,黄光辉,张林晔,陈致林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6, (01) :30-36
[3]   低熟源岩中矿物沥青基质的特征与成因 [J].
李贤庆 ;
熊波 ;
黄光辉 ;
钟宁宁 ;
王铁冠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7, (02) :29-35
[4]   低成熟石油概念厘定及其多元多源复合连续成油特征 [J].
沈忠民 .
地质论评, 1997, (06) :577-585
[5]   成烃理论的发展 [J].
黄第藩 .
地球科学进展, 1996, (04) :2-10
[6]  
中国低熟油及凝析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黄汝昌主编, 1997
[7]   有机地质大分子结构与未熟油生成 [J].
秦匡宗 ;
郭绍辉 ;
李术元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5) :1-6+118
[8]  
细菌在板桥凹陷生烃机制中的作用[J]. 王铁冠,钟宁宁,侯读杰,黄光辉,于志海,杨池银,廖前进.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