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被引:18
作者
郭晴 [1 ]
王宏江 [1 ]
余婷婷 [1 ]
唐小茹 [1 ]
陈锐 [1 ]
李平平 [2 ]
机构
[1] 成都体育学院
[2] 贵阳学院学生处
关键词
北京; 奥运会; 国家形象; 媒体;
D O I
10.16469/j.css.2009.08.013
中图分类号
G219.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内容分析法,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2004—2008年涉华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北京奥运背景下国外媒体中中国国家形象的变化。研究认为,北京奥运背景下,两报对中国的关注显著上升;均以语词客观,但材料具有倾向性的方式塑造中国国家形象;两报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是经济发展迅速,但政治封闭,社会矛盾和突发事件频发的国家;《纽约时报》对中国的态度向积极方向改变,《泰晤士报》涉华报道有去政治化趋势。研究认为,北京奥运背景下西方媒体中极端的中国形象得到了部分修正,但偏见依然存在;中国政府和媒体的形象自塑难以撼动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全球性媒介事件的生产是新闻事件国内化、国家化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2006中国国家形象——基于《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文本分析 [J].
司国安 ;
苏金远 .
新闻知识, 2007, (05) :51-53
[2]  
英国《泰晤士报》中国报道的内容分析[J]. 邓冲.视听纵横. 2006(03)
[3]  
英国《泰晤士报》中国报道的内容分析[J]. 邓冲.视听纵横. 2006 (03)
[5]   《纽约时报》对华报道分析:1993-1998 [J].
潘志高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3) :52-55
[6]   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 [J].
刘小燕 .
国际新闻界, 2002, (02) :61-66
[7]  
镜像中国[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刘继南,何辉等著, 2006
[8]  
海外传媒在中国[M].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姜飞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