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高了农户营林积极性吗——基于非农就业调节效应和内生性双重视角

被引:32
作者
许时蕾 [1 ]
张寒 [1 ]
刘璨 [2 ]
杨红强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3]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营林积极性; 非农就业; 调节效应; 内生性;
D O I
10.13246/j.cnki.jae.2020.08.009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基于非农就业调节效应,本文构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非农就业—营林投入"理论分析框架,并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9个省(区)1497户林农的固定样本连续监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不同类型农户林地投入行为的差异性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总体上提高了农户对林地的劳动投入积极性,但对资本投入的增加并不显著。这种效应对不同程度非农就业的农户具有差异性。对于纯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林地的劳动和资本投入的显著增加,表现出产权激励效应;对于非农户,由于退出效应的作用,改革导致了非农户的资本投入显著下降了约36%;对于I兼农户,其劳动投入的减少和资本投入的增加反映出林权改革的要素替代效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农户营林积极性提高的制度环境,但并非充分条件;非农就业的调节效应会导致产权的正向激励机制受限。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农地流转、禀赋效应及对象歧视性——基于确权背景下的IV-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朱文珏 ;
罗必良 .
农业技术经济, 2019, (05) :4-15
[2]   非农就业、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农地流转 [J].
许庆 ;
陆钰凤 .
中国人口科学, 2018, (05) :30-41+126
[4]   林地产权安全对农户林业管护行为的影响研究——来自南方集体林区浙江、江西省林农的调查 [J].
杨扬 ;
李桦 ;
薛彩霞 .
农业技术经济, 2018, (07) :51-63
[5]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变迁、贡献与展望 [J].
张广胜 ;
田洲宇 .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07) :23-35
[6]   市场发育、非农就业和农户的选择:20世纪30—40年代保定农村的证据 [J].
隋福民 .
经济研究, 2018, 53 (07) :167-181
[7]   基于内生性视角的非农就业对林地流转的效应评价——来自9省1497户林农的连续监测数据 [J].
张寒 ;
程娟娟 ;
刘璨 .
农业技术经济, 2018, (01) :122-131
[8]   双重约束下的农户生产投入结构调整行为研究 [J].
郑旭媛 ;
徐志刚 .
农业技术经济, 2017, (11) :26-37
[9]   林权改革、市场激励与农户投入行为 [J].
于艳丽 ;
李桦 ;
姚顺波 .
农业技术经济, 2017, (10) :93-105
[10]   经营规模、地权稳定性与土地生产率——基于全国4省地块层面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J].
仇焕广 ;
刘乐 ;
李登旺 ;
张崇尚 .
中国农村经济, 2017, (06) :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