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毕家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被引:5
作者
戴问天
机构
关键词
毕家山; 泥盆系; 铅锌矿; 稳定同位素; 层状碎屑矿; 网脉状; 矿化;
D O I
10.19814/j.jese.1987.02.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矿床由两种类型矿化组成:(1)与所谓“微石英岩”密切共生的成层碎屑矿;(2)层状矿下伏石灰岩顶部的网脉矿。矿石硫化物在同位素组成上与围岩中的黄铁矿显然不同,其δ34S值(+15至+18)表明可能是海水来源的,由海水硫酸离子在较高温度下无机还原而成。矿石中的碳酸盐矿物以较低的δ13C和较高的δ18O值不同于围岩石灰岩,前者表明可能有深成碳参加,后者表明成矿流体可能在较高温度下与硅酸盐岩石达到了同位素平衡。氧化硅的δ18O值很重,落入海相燧石的变化范围。区域内没有火山活动的确切证据,以海水来源为主的成矿流体可能是沿分开不同地层小区的区域性断裂循环并被加热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4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