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 条
2006年两次影响北京的沙尘天气对比分析
被引:11
作者:

李小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方宗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机构:
[1]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来源:
关键词:
沙尘天气;
卫星监测;
强沉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卫星、再分析(NECP)、地面观测等多种资料,针对2006年3和4月影响北京的两次沙尘天气过程,就天气过程形势、云系演变以及沙尘传播和沉降进行分析。前者对北京上空的沙尘天气一扫而过,后者对北京的影响则是遍地黄沙。对比分析表明:1)强沙尘天气过程是蒙古气旋所引起的,沙尘天气起源于中蒙边境、内蒙古西部,在河套地区北部鄂尔多斯高原以及浑善达克沙地得到加强,并随着高空西北风将沙尘输送到华北、渤海、黄海北部一带。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监测到沙尘天气的发展演变过程,也能有效地监测到沙尘的覆盖范围和沉降区;2)导致4月16~17日华北东部严重沙尘沉降现象的原因是地面冷锋静止于华北中部地区,距地面1 km以上的浮尘层稳定覆盖华北东部和渤海等广大区域的主要原因,是边界层中尺度涡旋对低空冷锋的阻挡作用;冷锋云系在东移发展过程中,受到日本海上空涡旋云系的顶推阻碍,其结构发生变型瓦解。
引用
收藏
页码:320 / 3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蒙地区沙尘暴研究的若干进展
[J].
钱正安
;
蔡英
;
刘景涛
;
柳中明
;
李栋梁
;
宋敏红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1)
:83-92

钱正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蔡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刘景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柳中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中国北方沙尘暴研究的若干进展
[J].
钱正安
;
蔡英
;
刘景涛
;
李栋梁
;
柳中明
;
宋敏红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S1)
:1-8

钱正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蔡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刘景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柳中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2002年3月20日沙尘暴天气的影响系统、起沙和输送的数值模拟
[J].
赵琳娜
;
孙建华
;
赵思雄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4, (S1)
:72-80

赵琳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孙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赵思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4]
沙尘暴天气及其研究进展综述
[J].
王炜
;
方宗义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4, (03)
:366-381

王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方宗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5]
东亚春季沙尘天气的卫星云图特征分析和分型
[J].
吴晓京
;
郑新江
;
李小龙
;
刘景涛
;
康玲
;
姜学恭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1)
:1-13

吴晓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郑新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李小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刘景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康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姜学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6]
2002年我国沙尘暴的若干特征分析
[J].
方宗义
;
王炜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05)
:513-521+642

方宗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王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7]
蒙古气旋爆发性发展导致的强沙尘暴个例研究
[J].
刘景涛
;
郑新江
;
康玲
;
姜学恭
;
祁伏裕
;
方翔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2)
:218-229

刘景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

郑新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

康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

姜学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

祁伏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

方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
[8]
近3年我国沙尘天气较频繁发生的原因分析
[J].
陆均天
;
邹旭恺
;
王锦贵
;
任国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1)
:107-113

陆均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邹旭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王锦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任国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9]
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J].
钱正安
;
宋敏红
;
李万元
.
中国沙漠,
2002, (02)
:10-15

钱正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万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