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植物次生木质部的结构与进化

被引:18
作者
林鹏,林益明,林建辉
机构
[1] 厦门大学生物学系
关键词
红树植物,次生木质部,进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53, [];
学科分类号
070703 ;
摘要
研究了红树科Rhizophoraceae的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海莲Bruguierasexangula、角果木Ceriopstagal和秋茄Kandeliacandel;马鞭草科Ver-benaceae的白骨壤Avicenniamarina;紫金牛科Mysinaceae的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和海桑和Sonneratiaceae的海桑Sonneratiacaeseolaria次生木质部的结构与进化关系,红树科植物的次生木质部结构比马鞭草科、紫金牛科和海桑科的植物原始;红树科中的竹节树属Carallia和山红树属Pellacalyx为陆生的非红树植物,它们次生木质部结构比海生的红树料红树植物木榄属、秋茄属、角果木属更为进化,即导管为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为互利式纹孔。单穿孔的导管存在,是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遇到干旱环境而产生的特化现象,而海生红树科植物进入海滩沼译后,木质部仍具有原始性状。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2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