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分析

被引:6
作者
王飞
李锐
谢永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历史时期; 生态环境建设; 农业生态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科学史观简要分析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过程。通过分析认为 ,历史时期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演变不再单纯表现为自然过程 ,而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人地互动过程。人为因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具有双重意义 ,既通过耕种对自然环境破坏 ,还进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提高土地承载能力 ,其主要是由不同的环境观和社会因素造成的。人类对生态环境影响以资源利用为主 ,有意识的建设活动较少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成就巨大 ,生态环境演变具有明显历史进程 ,被动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对生态环境演变有特殊意义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践及其成效在农田水利环境、土壤环境、水土保持等方面表现突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在当今西部大开发机遇下 ,应借鉴历史经验 ,加快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建议采用科学的环境观指导实践 ,加大科技投入和市场调剂 ,减小黄土高原地区粮食压力 ,实现较劣土地的生态恢复 ,使自然生态环境修复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 ,建设结构合理的水土保持型大农业生态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