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三黄泻心汤及大黄中大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18
作者:
辛颖
耿慧春
张嵩
刘照振
马英丽
机构: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来源:
关键词:
三黄泻心汤;
大黄;
大黄酸;
药代动力学;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09.03.019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三黄泻心汤中大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比较大鼠灌服三黄泻心汤和单味大黄煎剂后大黄酸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方法:大鼠灌服三黄泻心汤20生药g.kg-1和单味大黄10生药g.kg-1后,经高氯酸沉淀血浆蛋白、乙醚萃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酸血药浓度。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82∶18),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45 nm,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药动学分析。结果:大鼠灌服三黄泻心汤和单味大黄煎剂后,大黄酸血浆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三黄泻心汤中大黄酸T1/2β(18.26±4.72)h和单味大黄中大黄酸T1/2β(10.69±2.19)h,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剂量校正后三黄泻心汤和单味大黄大黄酸的Cmax/D分别为(0.82±0.06)μg.mL-1和(0.68±0.04)μg.mL-1,AUC/D分别为(9.05±1.49)(μg.mL-1).h和(6.87±1.60)(μg.mL-1).h,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黄泻心汤中大黄酸的Cmax,AUC,T1/2β值均显著大于单味大黄,说明方剂的药味配伍促进了大黄酸的吸收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9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