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干热河谷新银合欢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33
作者
方海东
纪中华
杨艳鲜
拜得珍
廖承飞
机构
[1] 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2] 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云南元谋 
[3] 云南元谋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新银合欢人工林; 物种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土地退化现象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大面积土壤侵蚀,使系统生产力普遍降低。金沙江干热河谷是典型严重退化区域之一。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新银合欢人工林物种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讨论了种在退化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及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林内郁闭度为0.75,平均胸径为6.67cm,平均高度为8.01mm,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由草层向灌木层、乔木层逐层递减。新银合欢作为生态恢复初期的先锋树种明显改善了生态系统的微环境,为后继种的入侵和定居创造了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3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南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生态学理论和应用 [J].
彭少麟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6, (03)
[2]   干热河谷区生态系统退化及恢复与重建途径 [J].
钟祥浩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3) :376-383
[3]   外来种入侵的过程、机理和预测 [J].
高增祥 ;
季荣 ;
徐汝梅 ;
谢宝瑜 ;
李典谟 .
生态学报, 2003, (03) :559-570
[4]   森林生态系统中草层植物的生态功能 [J].
蔡锡安 ;
夏汉平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3, (01) :67-74
[5]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结构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J].
郑景明 ;
罗菊春 .
生物多样性, 2003, (04) :295-302
[6]   大兴安岭北坡火烧迹地自然与人工干预下的植被恢复模式初探 [J].
王绪高 ;
李秀珍 ;
孔繁花 ;
李月辉 ;
石秉路 ;
高振岭 .
生态学杂志, 2003, (05) :30-34
[7]   东北过伐林区四种森林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 [J].
雷相东 ;
张会儒 ;
李冬兰 ;
梁毓照 .
生态学杂志, 2003, (05) :47-50
[8]   金沙江干热河谷脆弱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及可持续生态农业模式 [J].
纪中华 ;
刘光华 ;
段曰汤 ;
沙毓沧 ;
李建增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5) :19-22
[9]  
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 商务印书馆 , 刘燕华,李秀彬主编, 2001
[10]  
热带亚热带恢复生态学研究与实践[M]. 科学出版社 , 彭少麟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