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东部山区几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矿质层蓄水能力分析

被引:12
作者
高人
周广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
[2]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江苏南京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3] 福建福州
[4] 辽宁沈阳
关键词
森林水文; 森林土壤; 蓄水能力; 植被类型; 东部山区; 辽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辽宁东部山区具有代表性的油松林、落叶松林、红松林、柞木林、杂木林及灌丛6种植被类型的土壤蓄水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各植被类型80cm土层的总蓄水能力为362.0~422.2mm,平均值为387.2mm ;80cm土层的有效蓄水能力为102.4~182.2mm,平均值为156.5mm,都表现为阔叶林大于针叶林,灌丛居于中间。棕壤和暗棕壤无论是总蓄水能力还是有效蓄水能力都表现出阔叶林大于针叶林。植被类型、土壤种类及土壤层次对非毛管孔隙度有显著影响。植被类型对非毛管孔隙度的作用特点是阔叶林大于针叶林,灌丛居于中间 ;土壤类型的作用特点是棕壤大于暗棕壤 ;土壤层次的作用特点是A层>B层>C层。本研究对于科学地评价该地区水源涵养林的水文效益,指导水源涵养林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森林植被变化的水文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J].
王礼先 ;
张志强 ;
不详 .
世界林业研究 , 1998, (06) :15-24
[2]  
土壤和水[M]. 农业出版社[]希勒尔(D·Hillel) 著, 1981
[3]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功能规律[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刘世荣等著, 1996
[4]  
土壤物理学基础及其研究法[M]. 东北大学出版社 , 刘孝义,依艳丽编著, 1998
[5]   森林植被水源涵养效益的研究 [J].
李昌哲 ;
郭卫东 .
林业科学, 1986, (01) :86-93
[6]   药姑山区森林贮水量的初步测算 [J].
王永安 .
水土保持通报, 1986, (04) :62-64+8
[7]   水土保持林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研究 [J].
贺康宁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5, (03) :44-50
[8]   林地土壤孔隙的贮水性能分析 [J].
吴长文,王礼先 .
水土保持研究, 1995, (01) :76-79
[9]   森林土壤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 [J].
傅辉恩 .
林业科技通讯, 1985, (08)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