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抗议、社会理论到社会批判理论——社会思想的三种类型及其递进关系

被引:4
作者
任剑涛
机构
[1]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
关键词
社会; 社会抗议; 社会理论; 社会批判理论; 伪社会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06 [学派及其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基于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社会思想史上产生了两次分野——从古代社会抗议到现代社会的社会理论、再到社会批判理论。这也成为解释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恰当理论进路。首先,社会抗议是古典社会中思考社会方式的特质,它在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传统与形式。其次,社会理论是现代社会中思考社会方式的特质。从社会抗议转变为社会理论呈现出直线进入、直接切换、独立发展并划界而立三种情形,相应形成了社会哲学、一般社会理论以及社会研究科学这三种类型的现代社会理论。再次,从现代社会理论转变为社会批判理论,实质上是从自由民主言述到激进左、右翼对它进行批判的演变过程。需要强调的是,先有社会理论后有社会批判理论是一个必然的历史—逻辑顺序。对这个顺序的忽略与颠倒是导致原生与后发现代国家在历史进程中产生社会理论差异的主要原因,也直接造成了中国的社会理论需求与伪社会理论相携出场的现象。最后,社会理论研究在遵循理论建构逻辑的同时,还必须具有一种关注当下现实生活的、理性的责任承诺。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9+143 +143-144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国家与市民社会.[M].邓正来;(美)杰弗里·亚历山大(JeffreyC.Alexander)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知识分子的鸦片.[M].(法)雷蒙·阿隆(RaymondAron)著;吕一民;顾杭译;.译林出版社.2005,
[3]  
中国现代思想脉络中的自由主义.[M].任剑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M].(英)布赖恩·特纳(BryanS.Turner)编;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  
美国思想史.[M].(美)沃浓·路易·帕灵顿(VernonLouisParrington)著;陈永国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6]  
施特劳斯与古典政治哲学.[M].刘小枫主编;张新樟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7]  
背叛的政治.[M].欧阳景根编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
[8]  
社会学主要思潮.[M].(法)[R.阿隆]RaymondAron著;葛智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9]  
现代性的后果.[M].(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10]  
人的条件.[M].(美)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著;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