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口铅锌矿床矿石退火结构研究

被引:6
作者
邱小平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矿远景区划室北京
关键词
退火双晶; 球状闪锌矿; 重结晶作用; 凡口铅锌矿床;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93.02.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矿石退火结构常见于具有多期成矿特点的硫化物多金属矿床,早期矿石受后来构造-热事件作用而升温,在封闭-半封闭状态缓慢冷却,形成特殊的矿石结构——退火结构。燕山晚期(白垩纪)强烈的构造与岩浆活动,在凡口矿区范围内形成温度大于200℃的热事件(100×10~6a±),由于碳泥质碳酸盐岩围岩的屏蔽,造成缓慢冷却的退火环境,产生球状闪锌矿和{210}、{111}黄铁矿等退火重结晶产物。早期贫矿石经退火作用后,锌铅组分再次富集,矿石矿物颗粒度增大,扩大矿床规模并提高矿石品位和可选性。研究凡口矿床矿石退火结构,有助于了解超大型矿床的特殊成矿环境,并指导找矿勘探。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金属矿床学导论.[M].[英]埃文斯(Ewans;A·M·) 著;冯钟燕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  
火成岩岩石学.[M].南京大学地质系矿物岩石学教研室编;.地质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