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排斥视野里的失地农民转型

被引:4
作者
张新文
陈会方
机构
[1] 广西民族大学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城市化; 农民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民失地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实现失地农民向新市民的顺利转型对于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将具有显著意义。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与农民的市民化进程来看,社会排斥的理论视角对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我国更需要从社会政策上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失地农民的转型进行制度上的调适。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农民市民化的动因及其支持系统——以上海市郊区为例 [J].
文军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4) :21-27+42
[2]   社会排斥、贫困和失业 [J].
托尼·阿特金森 ;
丁开杰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 (03) :8-15
[3]   城市特征新论 [J].
石忆邵 .
城市规划学刊, 2005, (01) :40-43
[4]   社会排斥理论与中国城市住房改革制度 [J].
李斌 .
社会科学研究, 2002, (03) :106-110
[5]   社会政策的理论与思索 [J].
杨团 .
社会学研究, 2000, (04) :16-26
[6]  
现代市政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佃利等主编, 2004
[7]  
社会政策导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杨伟民编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