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江下游茅山丘陵地区现阶段小麦产量和育种目标——Ⅰ.单产和产量组成因素

被引:5
作者
俞世蓉
魏燮中
沈锡五
朱礼春
机构
[1] 南京农学院小麦品种研究室
[2] 镇江地区农科所
[3] 溧水县农业局
关键词
小麦产量; 小麦; 产量组成; 麦类作物; 育种目标; 单位面积产量; 单产; 丘陵地区; 亩穗数; 小麦品种; 宗教圣地; 茅山; 长江下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为对长江中下游小麦生态区中的茅山丘陵地区1976和1977年小麦产量和产量结构等的一篇调查报告。调查了16—19个公社、场圃,130—140个生产队,500多块典型田块。资料经统计分析表明,该地区的平均产量为每亩150—250斤。对产量组成因素进行简单相关、偏相关、复相关和通径系数分析,表明每亩穗数与单产的相关最大。1976年每穗粒数与单产间有较大的正向简单相关和最大的正向偏相关。根据调查资料分析,认为选育适于该地区的小麦品种,现阶段产量目标以具有600—700斤/亩的潜力即可,而产量组成因素上应着重考虑提高每亩穗数和兼顾每穗粒数。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高产小麦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形成 [J].
钱维朴 ;
黄德明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0, (02) :8-18
[2]   江苏淮南地区千斤小麦栽培技术原理与应用 [J].
郭绍铮 ;
陈秀瑾 ;
张继林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0, (01) :30-38
[3]   淮南稻麦地区千斤小麦栽培途径与施肥技术研究 [J].
彭永欣 ;
钱维朴 ;
陈云山 ;
黄德明 ;
张国太 .
江苏农业科技, 1978, (04) :1-10
[4]   小麦高产育种问题 [J].
刘大钧 .
中国农业科学, 1977, (02) :34-42
[5]  
小麦育种学[M]. 科学出版社 , 李德炎 主编,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