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期,欧美国家掀起了一股以减少国家干预、减少赋税以刺激投资、紧缩银根和公共开支、大规模地推行企业私有化、强调市场决定一切为特征的自由化浪潮,影响之大,遍及世界。本文从社会背景、思想学说、政府政策、社会经济效果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对之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的与现实的分析。作者认为,新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变化,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工会与左翼政党传统联盟的破裂是欧美自由化浪潮兴起的重要社会背景,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如个人自由、保护个人的创业权和财产权、减少国家干预、严格控制通货膨胀等得到了新生"中产阶级"的有力支持。作者认为,从理论上讲,新自由主义与传统的自由主义没有很大区别。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重视"市场"的作用,强调为了发挥这种作用,应减少"人为"的干扰,而生产部门的私有化可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减税则能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他们认为,个人的主动精神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另外,产生于美国的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两种经济学理论,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也有着直接的作用。作者通过对欧美一些国家政府政策的分析认为,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最大成果是控制了恶性通货膨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私人投资。最明显的消极后果是失业的大幅度增加和社会贫富分化的扩大。以曾被称之为"撒切尔夫人的革命"和"里根革命"为发端的新自由化浪潮,目前正受到呼声日高的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挑战,克林顿当选总统便是典型的例子。这两种理论的发展动向将是决定90年代欧美各国大局的、值得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作者还指出了西方各国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之间差异日益明显,并对之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