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大气环流突变前后中国四季降水量异常和温度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16
作者
李春晖
万齐林
林爱兰
谷德军
郑彬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实验室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中国降水和温度; 季节变化; 哈德来环流; 西风急流; 水汽输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NCAR全球2.5°×2.5°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国家气候中心(NMC)提供的743站降水和温度资料分析了1976年大气环流突变前后中国四季降水量异常和温度的年代际对比特征,发现1976年后,春季中国华南降水偏多、温度偏低,长江流域西部降水偏少、温度偏低。夏季降水主要呈现华南少、长江流域多、华北少和东北多的"-、+、-、+"的分布形势,温度表现为华南增暖、长江淮河流域冷却和北方增暖的分布特征。秋季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异常是减少的、温度是上升的。冬季华南地区降水量异常虽有增加但不显著,整个中国区域几乎呈增暖趋势。中国平均温度的年代际变化在春季和夏季的降温主要受最高温度变化影响、升温主要受最低温度影响;秋季的整体增暖受最低温度影响更大,而冬季的整体增暖受最高温度影响更大。造成以上变化的原因与1976年大气环流突变前后,四季哈德来环流上升支和下沉支的南北推移、西风急流的增强和位置的南北移动、大气层结的干湿状况以及水汽输送的来源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29 / 53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降水量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 [J].
王英 ;
曹明奎 ;
陶波 ;
李克让 .
地理研究, 2006, (06) :1031-1040+1148
[2]   中国地面气温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北冰洋涛动指数的关系 [J].
王晓娟 ;
方之芳 .
高原气象, 2004, (S1) :80-88
[3]   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 [J].
王遵娅 ;
丁一汇 ;
何金海 ;
虞俊 .
气象学报, 2004, (02) :228-236
[4]   东亚夏季风与北太平洋SSTA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机制研究 [J].
李峰 ;
何金海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1, (02) :199-206
[5]   中国气温异常的区域特征研究 [J].
屠其璞 ;
邓自旺 ;
周晓兰 .
气象学报, 2000, (03) :288-296
[6]   太平洋副热带经圈环流的研究 [J].
王启 ;
刘秦玉 .
中国科学基金, 2000, (01) :3-7
[7]   华北夏季不同月份降水的年代际变化 [J].
陆日宇 .
高原气象 , 1999, (04) :509-519
[8]   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 [J].
黄荣辉 ;
徐予红 ;
周连童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9, (04) :465-476
[9]   中国近117年年平均气温变化的区域特征研究 [J].
屠其璞 ;
邓自旺 ;
周晓兰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9, (S1) :35-43
[10]   中国降水极值变化趋势检测 [J].
翟盘茂 ;
任福民 ;
张强 .
气象学报, 1999, (02) :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