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覆盖层矿山地下开采地表塌陷机制分析

被引:17
作者
黄平路
陈从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厚覆盖层; 覆盖层内采空区; 物探; 地表变形监测; 地下开采; 地表塌陷;
D O I
10.16285/j.rsm.2010.s1.002
中图分类号
TD325.4 [];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厚覆盖层成为部分深部地下矿山的主要特点。以物探调查、变形监测以及理论分析为手段,对某典型厚覆盖层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初期地表塌陷的成因与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厚覆盖层中存在的大面积采空区为地表塌陷变形提供了空间,采空区顶板厚度较小为地面塌陷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采空区的存在是地表塌陷的主要原因。地表出现塌陷以后,塌陷范围以塌坑为中心继续向外扩展,受覆盖层内采空区走向,断层和岩层分界面等地质缺陷影响,塌坑向西、向南与向北三个方向上的扩展较向东快得多。降雨会增大塌坑向外扩展的速度,因为地表水的下渗加快了塌坑周围岩土体向塌坑方向的移动和下沉。
引用
收藏
页码:357 / 3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巨厚松散层下深部宽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 [J].
刘义新 ;
戴华阳 ;
郭文兵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9, 26 (03) :336-340
[2]   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引起岩层移动规律的模型试验研究 [J].
黄平路 ;
陈从新 .
岩土力学, 2008, (05) :1310-1314
[3]   厚覆盖岩层条件下地下采矿的地表及围岩变形破坏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J].
任伟中 ;
白世伟 ;
孙桂凤 ;
葛修润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1) :137-143
[4]   巨厚松散层下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分析 [J].
柏杏丽 ;
李皓 .
煤炭科学技术, 2004, (08) :71-74
[5]   急倾斜厚大矿体地下与露天联合开采岩体移动分析的模糊数学模型 [J].
李文秀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04) :572-577
[6]   巨厚松散层下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分析 [J].
李德海 .
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17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