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t/h循环流化床多联产装置试验研究

被引:24
作者
方梦祥
岑建孟
石振晶
王勤辉
骆仲泱
机构
[1]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烟煤; 循环流化床; 热解; 多联产;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0.29.001
中图分类号
TQ536 [煤的加工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在75t/h循环流化床多联产装置上,以淮南烟煤为原料,考察多联产装置的运行特性,并进行不同热解温度下淮南烟煤的热解规律及半焦燃烧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多联产装置可连续稳定运行;获得的煤气中H2和CH4含量高,煤气低位热值达2226MJ/m3;在试验温度范围内,淮南烟煤焦油产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540℃左右时达到最大值,约为收到基煤重的11%;对焦油成分的分析表明,多联产获得焦油可提取苯和酚类化学品后生产燃料油;剩余半焦可顺利送到锅炉高效稳定地燃烧产生蒸汽以供热发电。该装置将煤的热解和燃烧有机结合,在一套装置中实现热、电、气及焦油的联产,提高了煤炭的综合利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热分解气氛对流化床煤热解制油的影响 [J].
张晓方 ;
金玲 ;
熊燃 ;
汪印 ;
刘云义 ;
许光文 .
化工学报, 2009, 60 (09) :2299-2307
[2]   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 [J].
江泽民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8, (03) :345-359
[3]   热解温度对神府煤热解与气化特性的影响 [J].
杨海平 ;
陈汉平 ;
鞠付栋 ;
王静 ;
王贤华 ;
张世红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08) :40-45
[4]   热解条件对煤焦比表面积及孔隙分布的影响 [J].
王明敏 ;
张建胜 ;
张守玉 ;
吴晋沪 ;
岳光溪 .
煤炭学报, 2008, (01) :76-79
[5]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al Multi-generation in Dual Fluidized Beds[J]. Fan Xiaoxu~(1,2) Lu Qinggang~1 Na Yongjie~1 Liu Qi~(1,2)1.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80 China2.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80 China.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2007(03)
[6]   快速热解褐煤焦的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 [J].
刘辉 ;
吴少华 ;
孙锐 ;
徐睿 ;
邱朋华 ;
李可夫 ;
秦裕琨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12) :86-90
[7]   固体热载体热解淮南煤实验研究 [J].
梁鹏 ;
王志锋 ;
董众兵 ;
毕继诚 .
燃料化学学报, 2005, (03) :257-262
[8]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主要资源问题的思考 [J].
崔伟 .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5, (01) :38-42
[9]   煤部分气化后生成半焦的特性 [J].
盛宏至 ;
刘典福 ;
魏小林 ;
黄南 .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4, (02) :187-191
[10]  
Product distribution and sulfur behavior in coal pyrolysis[J] . Haoquan Hu,Qiang Zhou,Shengwei Zhu,Bernd Meyer,Steffen Krzack,Guohua Chen.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 200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