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治理:实现生态环境善治的路径选择

被引:29
作者
沈费伟
刘祖云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合作治理; 生态环境; 政府—社会—市场; 善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生态环境治理涉及公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政治秩序的稳定,已成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关键。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现实困境源于缺乏整体性的合作治理机制和长期规划,具体表现为:政府层面的角色错位和配套措施滞后、社会层面的力量薄弱和资源有限以及市场层面的企业自利性侵害环境公益性。提高生态环境的治理效果,可以尝试应用合作治理理论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的合作治理模式,以追求主体共存、生态共享、利益共荣为价值目标,最终取得生态环境善治的最佳绩效。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路径探析 [J].
丁国军 .
环境保护, 2015, 43 (21) :52-54
[2]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J].
张高丽 .
求是, 2013, (24) :3-11
[3]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环境治理:问题、挑战与对策 [J].
任丙强 .
政治学研究, 2013, (05) :64-70
[4]   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污染的控制机制及其政策 [J].
廖云飞 .
能源与环境, 2012, (05) :73-74+82
[5]   企业污染何时休 [J].
胡静 .
中国新时代, 2012, (03) :96-99
[6]   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问题探讨 [J].
鞠占杰 .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1, 31 (07) :70-73
[7]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生态权利冲突分析 [J].
崔义中 ;
李维维 .
河北学刊, 2010, 30 (05) :182-185
[8]   论政府环境责任的缺陷与健全 [J].
蔡守秋 .
河北法学, 2008, (03) :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