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常绿阔叶林林冠受损对穿透雨和树干流水化学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李力 [1 ,2 ]
刘立强 [1 ,2 ]
周光益 [2 ]
邱治军 [2 ]
赵厚本 [2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关键词
林冠受损; 穿透雨; 树干流; 水质; 常绿阔叶林; 化学淋溶;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4.02.009
中图分类号
S715.2 [林冠截流和树干水流];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通过模拟林冠受损实验,对23次降水过程的林外降雨、穿透雨和树干流水化学进行测定,分析林冠受损对南岭常绿阔叶林生长季节的树干流和穿透雨水质及其冠层淋溶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研究区域的生长季节,雨水pH平均为6.521,含盐量、NO-3、NH+4、Cl-、Na+、Ca2+、Mg2+、K+、SO2-4浓度分别为22.000,1.045,0.684,0.456,1.256,7.908,0.113,0.419,2.329mg/L。(2)林冠受损之后,与对照林地相比,穿透雨中绝大多数的离子浓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冠层化学淋溶作用显著减弱;受损林分穿透雨的含盐量、NO-3、NH+4、Cl-、Na+、Ca2+、Mg2+、K+、SO2-4的含量分别是未受损穿透雨各离子含量的0.947,2.587,1.022,1.388,0.501,0.925,0.796,0.528,0.754倍;受损林分穿透雨中各离子浓度增幅按大小排列为K+>NO-3>Cl->SO2-4>Ca2+>Na+>Mg2+>NH+4,而对照林地为K+>SO2-4>Na+>Ca2+>Mg2+>Cl->NH+4>NO-3。表明林冠受损之后,穿透雨中除K+之外,其余离子增幅顺序均有所变化。(3)林冠受损后,树干流中各阳离子浓度与未受损林分相比呈现明显增加趋势,说明林冠受损增强了雨水对树干的冲刷和阳离子淋洗能力,有利于林木对此类养分的吸收;与未受损林分相比,受损林分树干流中各离子浓度的增幅按大小排列为:K+>Ca2+>Na+>SO2-4>Mg2+>NH+4>NO-3>Cl-。(4)从养分的冠层淋溶系数来看,无论是受损林分还是未受损林分,K+、Mg2+是最易淋溶的离子,而NO-3在未受损林分中出现负淋溶,这进一步证实了前人的研究结论;而林冠受损对及其冠层淋溶的长期影响尚需进一步监测。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0+68 +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模拟林冠损伤对藜蒴栲群落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J].
刘立强 ;
周光益 ;
赵厚本 ;
李力 ;
邱治军 .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 (03) :305-311
[2]   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水化学特征 [J].
张伟 ;
杨新兵 ;
李军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4) :217-220
[3]   重庆四面山森林冠层对降水化学组成的影响 [J].
陈军 ;
孟小星 ;
张卫东 ;
李东勤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32) :16098-16101
[4]   广州流溪河降水化学成分及其海洋源分析 [J].
周光益 ;
田大伦 ;
杨乐苏 ;
邱治军 ;
王旭 ;
谭斌 .
生态学报, 2009, 29 (09) :4924-4933
[5]   酸雨区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的冠层淋溶特征 [J].
张西林 ;
蒋益民 ;
张龚 ;
向仁军 .
林业科学, 2007, (07) :1-4
[6]   天然林冠层的水质效应 [J].
张胜利 ;
李靖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3) :56-60
[7]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茎流与穿透雨的养分特征 [J].
于小军 ;
汪思龙 ;
邓仕坚 ;
张秀永 .
生态学杂志, 2003, (06) :7-11
[8]   森林对水文过程影响研究进展 [J].
张志强 ;
余新晓 ;
赵玉涛 ;
秦永胜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1) :113-116
[9]   第2代杉木幼林生态系统水化学特征 [J].
田大伦 ;
项文化 ;
杨晚华 .
生态学报, 2002, (06) :859-865
[10]   森林植被变化对水文过程和径流的影响效应 [J].
石培礼 ;
李文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5) :48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