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皖地区栗疫病菌营养体亲和性研究

被引:25
作者
王克荣
邵见阳
陆家云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系
关键词
栗疫病菌; 营养体亲和性; 低毒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6.64 [坚果类病虫害]; S476.1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0904 ;
摘要
对江苏、安徽两省9个县市的栗疫病病原菌菌株进行了营养体亲和性(VC)研究,结果表明,不素和类型可分为3种:Ⅰ型为强不亲和,抗衡区两侧形成明显分生孢子器带;Ⅱ型为弱不亲和,抗衡区内不形成分生孢子器;Ⅲ型为中等不亲和,只在抗衡区的某一侧形成分生孢子器带。可将219个菌株划分为131个营养体亲和组(VCGs),从而推算出至少有8个VC基因控制菌株的营养体亲和性。根据两省、田间小区以及大病斑上菌株的VCGs分析,我国板栗疫病菌的VCGs比其他国家的复杂。本文还探讨了复杂的原因及利用低毒力菌株进行生物防治的可能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我国板栗疫病研究初报[J]. 杨旺 ,韩光明 ,罗晓芳.北京林学院学报. 1979(00)
[2]  
Population dynamics of Cryphonectrin Parasitica in a mixed-hardwood forest in Connecticut .2 Anagnostakis S L and Kranz J. Phytopathology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