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政策对农户的激励作用与政策建议——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6
作者
吴奇修
官靓
董志勇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粮食政策; 激励机制; 流通体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提高粮食产量固然需要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然而在分散化决策条件下,农户决策及选择直接关系到最后粮食生产中的实际资本与技术运用。本文首先回顾粮食收购和流通制度变迁以及稻谷相对于其他粮食作物的相对价格和收益,以湖南省粮食生产为例,阐述并分析了制度及激励机制对于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进而进一步分析政府直接干预粮食市场的激励相容问题及不同粮食补贴政策下的农户均衡选择;最后提出建立具有完善市场机制和企业构成的粮食市场以及改革价格形成机制的必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粮食宏观调控中的信息与激励 [J].
吴能全 ;
石汝杰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 :106-111+128
[2]   我国粮食物流科学化运作研究 [J].
侯立军 .
财贸经济, 2002, (11) :37-41
[3]   双轨制度下中国农户粮食供给反应分析 [J].
王德文 ;
黄季熴 .
经济研究, 2001, (12) :55-6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