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氮在小麦产量形成中的农艺学和生理学作用
被引:1
作者
:
J. H. J. Spiertz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J. H. J. Spiertz
N.M.Devos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N.M.Devos
章明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章明根
机构
:
来源
:
麦类作物学报
|
1985年
/ 01期
关键词
:
籽粒产量;
含氮量;
矿质氮;
小麦产量;
氮素积累;
生理学;
基础医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是它同气候及土壤因子相互作用所反应的结果.这种反应会受到病、虫、杂草的影响.假如作物能得到最合理的保护,那么环境条件和水分、营养状况的有效程度,就决定着作物的生长.在不同气候地区的生长条件下,值得强调要从光合作用潜力方面来夺取最高籽粒产量.可是在西北欧的气候条件下,小麦的籽粒产量已经得到了相当大的提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30 +30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