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发展

被引:8
作者
雷得漾
机构
[1] 湖南化工研究院
关键词
灭多威; 蔡威; 农药; 异氰酸醋; 甲基; 化学污染物; 链烷基; 克百威; 氨基甲酸; 低毒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具有(式1)结构的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之生物活性很早引起了人们注意.其发现起源于毒扁豆中的毒扁豆碱(2),其中具有活性的主要结构为氨基甲酸酯.以后经进一步研究,发现了一些效果卓著的杀虫剂,如异索威(isolan)、吡唑威(pyro1an)和嘧啶威(pyramat)等,这些化合物对家蝇、蚜虫、蓟马、蟓等十分有效.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本世纪60年代初期,即1958年出现了性能优异的甲萘威后,又开发成功许多新药剂.这是品种涌现最多、发展最快的时期.60年代末期出现了氨基甲酸杂环酯和氨基甲酸肟酯,如涕灭威、克百威、灭多威等,此是第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39+50 +50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