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黔东南地区农林经济开发及其生态-生产结构分析

被引:9
作者
杨伟兵
机构
[1]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上海
关键词
清代; 黔东南; 经济开发; 生态—生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49 [清前期(1616~1840年)];
学科分类号
0602 ;
摘要
本文以清代黔东南地区农林产业在经济开发下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为论述对象 ,对影响农林用地变化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结构因素作深入分析 ,认为该地区局地范围内历史上形成的农林并重经济发展模式和土地利用方式不仅利于生态环境的维护 ,而且极大促进了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 ,其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形成的生态 -生产结构相对优化 ,有着进一步良性发展的潜力。但是由于影响农林生产发展的社会经济制度在深层次里存在着不合理性 ,使农林经济开发的良性运作缺乏必要保证 ,进而出现地方环境与社会恶性发展的危机。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6+15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杉木.[M].吴中伦 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2]  
贵州土壤.[M].贵州省农业厅;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0,
[3]   清代的贵州古州屯田 [J].
郭松义 ;
桑士光 .
清史研究, 1991, (01) :7-11
[4]   清代乾隆朝贵州苗区的屯政 [J].
潘洪钢 .
贵州文史丛刊, 1986, (04) :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