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选择性农药的使用对刺激三化螟产卵及水稻生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26
作者
吴进才
王爱华
许俊峰
杨国庆
邱慧敏
李东虎
不详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2] 扬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扬州
[3] 扬州
关键词
水稻; 扑虱灵; 吡虫啉; 三化螟; 产卵; 生化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1 [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扑虱灵、吡虫啉是选择性杀虫剂,主要目标是同翅目昆虫。经2年3个代次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非目标害虫三化螟幼虫取食2种农药处理的秀水63,其后代成虫产卵量显著高于对照,刺激了三化螟产卵。但这种效应又与水稻品种有关,对三化螟有中等抗性的镇稻2号不明显。另外,低龄幼虫(1龄)处理后刺激成虫产卵比高龄幼虫(3龄)处理更明显。生化测定表明,扑虱灵、吡虫啉处理后,水稻植株的草酸含量有一定下降,叶片光合速率显著下降,还原糖除扑虱灵在秀水63外,均有显著增加,谷胱甘肽-S-转移酶因水稻品种和农药而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163 / 11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农药对水稻叶片光合产物输出速率影响的示踪动力学研究 [J].
罗时石 ;
王泽港 ;
冯绪猛 ;
许俊峰 ;
丁海东 ;
吴进才 ;
葛才林 ;
马飞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9) :1085-1089
[2]   江淮稻区三化螟发生、防治的几个问题及防治对策的重新思考 [J].
吴进才 .
昆虫知识, 2001, (05) :396-397
[3]   里下河稻区三化螟猖獗规律及其监控技术研究 [J].
李慈厚 ;
李红阳 ;
李洪山 ;
李安祥 .
江苏农业科学, 2001, (01) :33-36
[4]   皖南单季稻区二化螟发生特点及其回升原因 [J].
韦永保 .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06) :762-763
[5]   水稻二化螟再猖獗发生原因及综合治理 [J].
谢宝玉 ;
汪恩国 .
植物保护, 2000, (06) :45-47
[6]   耒阳市水稻二化螟发生、演变及其防治措施 [J].
王秋芽 ;
廖标龙 .
湖南农业科学, 2000, (03) :36-38
[7]   浙北稻区二、三化螟1996~1997年大发生原因与综合治理对策 [J].
潘欣葆 .
昆虫知识, 2000, (03) :134-136
[8]   粳稻品种(系)对三化螟抗性的初步研究 [J].
束兆林 ;
方继朝 ;
汪智渊 ;
吴进才 ;
郭慧芳 .
江苏农业研究, 1999, (03) :37-40
[9]   二化螟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研究 [J].
汪恩国 .
植物保护, 1999, (01) :16-19
[10]   早稻品种对二化螟的抗性及其生化基础研究 [J].
刘光杰 ;
黄和平 ;
谢秀芳 ;
桂丽琴 ;
方蔚然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5) :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