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病原学探讨

被引:10
作者
施士德
裘刚
汤定华
张弘
滕国良
张育才
机构
[1] 上海市儿童医院
[2] 市儿童急救中心
[3] 市儿童急救中心 上海
[4] 上海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儿科; 院内感染; 病原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0.597 [儿科急症及处理];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  分析下呼吸道定殖菌 ,探讨机械通气 (MV)相关肺炎 (VAP)的病原。 方法   1995~ 2 0 0 2年MV≥ 48h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 3组 ,分析、比较气管插管内采样的下呼吸道定殖菌。 结果  MV≥ 48h ,患儿 44 4例 ,VAP 15 9例 (3 5 8% ) ,采样标本 689例次 ,分离细菌 44 1株 ,铜绿假单胞菌为首位 ,克雷伯菌次之。近 2年 ,葡萄球菌第二位 ,产超β 内酰胺酶 (ESBLs)菌位第三。 结论  VAP的病原学可能发生变迁 ,在经验用药时除了考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外 ,还要警惕耐药葡萄球菌和产ESBLs菌的感染。
引用
收藏
页码:204 / 20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产β-内酰胺酶耐药菌感染的防治策略 [J].
汪复 .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0, (03) :4-5
[2]   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与临床分析 [J].
刘朝晖 ;
赵子文 ;
熊剑辉 ;
张溪林 ;
曾军 ;
林材元 ;
何卫国 .
中华内科杂志, 2000, (06) :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