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穴位电针治疗大鼠慢性神经源性痛的疗效比较

被引:12
作者
王贺春
万有
王韵
韩济生
机构
[1]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神经源性痛; 针刺镇痛; 穴位;
D O I
10.13702/j.1000-0607.2002.03.005
中图分类号
R245.9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经穴电针治疗大鼠慢性神经源性痛的疗效。方法 :选用大鼠L5/L6 脊神经结扎慢性神经源性痛模型 ,给予不同经穴的电针治疗 ,穴位选用“夹脊”(L5)、“环跳”、“委中”、“阳陵泉”和“足三里”。采用引起缩足的机械刺激阈值 ( 50 %缩足阈值 )来评价机械性痛觉超敏 ,用大鼠 5min内在 5± 1℃冷板上的抬脚次数来反映冷诱发的持续性疼痛。分别于电针后即刻、2 4hr、48hr和 72hr检测冷诱发的持续性疼痛 ;电针后即刻、电针后 1 2hr、2 4hr和 48hr检测机械性痛觉超敏 ( 50 %缩足阈值 ) ,以观察其疗效。结果 :以上五个穴位单次电针均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对冷诱发的持续性疼痛的抑制均可持续至电针后 2 4hr,其中“委中”对冷诱发的持续性疼痛的抑制作用可持续至电针后 48hr;对机械性痛觉超敏的镇痛作用即刻效果较好 ,电针后 1 2hr消失。五个穴位镇痛强度之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结论 :临床经验提示穴位选择是影响针刺镇痛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本实验条件下 ,“委中”穴电针后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最长 ,可以认为效果最优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不同部位体表电刺激治疗大鼠单发佐剂关节炎的疗效差异 [J].
宁云 ;
罗非 ;
韩济生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01) :46-49
[2]   近年来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概况 [J].
安玉兰 ;
付云蕊 ;
冀来喜 ;
不详 .
中国针灸 , 2001, (02) :55-57
[3]   针刺单穴降压的穴位特异性观察 [J].
张唐法 ;
张红星 ;
刘悦平 .
湖北中医杂志, 1999, (05) :44-44
[4]   电针镇痛穴位特异性和广泛性的研究 [J].
刘乡 .
针刺研究, 1997, (Z1) :66-67
[5]   电针治疗咳喘的穴位特异性观察 [J].
解秸萍,耿恩广 .
中国针灸, 1996, (02) :28-30
[6]   电针对实验性单发关节炎模型的镇痛及治疗作用 [J].
罗非,许伟,韩济生 .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995, (01) :43-48
[7]   电针对三叉神经脊束尾侧核会聚神经元镇痛作用的穴位特异性和广泛性 [J].
徐卫东 ;
刘乡 ;
朱兵 ;
何晓玲 ;
张守信 .
针刺研究, 1995, (01) :24-30
[8]   影响针刺镇痛效果的若干因素 [J].
韩济生 .
针刺研究, 1994, (Z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