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人工林生长与水分生态研究

被引:15
作者
张益望 [1 ]
程积民 [2 ]
贺学礼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半干旱; 不同立地; 植物生长; 土壤水分;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6.03.006
中图分类号
S728.2 [干旱地区造林];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5种主要造林树种生长状况及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了5种人工林的生长与水分适应性。结果表明:(1)不同人工林生长受坡向、坡位等立地因子影响;几种主要人工林总体生长水平,乔木林山杏>小叶杨,灌木林山桃>沙棘>柠条;(2)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变化特点为阳坡<半阳坡<半阴坡;不同立地土壤含水率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随坡位上升土壤水分呈下降趋势,0~200 cm为主要的水分利用层,200 cm以下土壤含水率均为逐渐上升,说明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在逐渐减弱;(3)不同人工林土壤平均含水率为8%左右,表现出土壤干旱的特点。不同人工林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可分为2种情况,山杏、沙棘和柠条,属于对水分利用强度大的树种,而小叶杨和山桃属于水分利用强度较低的树种,水分利用强度由大到小为:柠条>沙棘>山杏>小叶杨>山桃。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黄土高原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刺槐林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J].
郝文芳 ;
韩蕊莲 ;
单长卷 ;
梁宗锁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6) :964-968
[2]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沙棘林水土保持和土壤水分生态效益分析 [J].
陈云明 ;
刘国彬 ;
侯喜录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1) :1389-1393
[3]   延安试区刺槐林地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J].
韩蕊莲 ;
侯庆春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3, (01) :74-76
[4]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水分生态效益研究 [J].
杨会蒲 .
水土保持研究, 2002, (04) :74-76+79
[5]   皇甫川流域几种主要植物水分生态特征 [J].
杨劼 ;
高清竹 ;
李国强 ;
金争平 .
生态学报, 2004, (11) :2387-2394
[6]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 1983
[7]   黄土丘陵区主要人工林水保及其土壤水分生态效益研究 [J].
杨会蒲 ;
侯喜禄 .
陕西林业科技, 2002, (01) :24-29
[8]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沙棘和柠条水分利用与适应性特征比较 [J].
徐炳成 ;
山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1) :2025-2028
[9]   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J].
原焕英 ;
许喜明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4, (02) :5-8
[10]   不同人工林在草原露天矿区排土场边坡的水土保持效益及其环境影响 [J].
台培东 ;
贾宏宇 ;
李培军 ;
孙铁珩 ;
陈斌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03) :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