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中铝、锰和铁在酸雨作用下的释放特征

被引:21
作者
许中坚
徐冬梅
刘广深
刘维屏
不详
机构
[1]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2] 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3] 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湖南湘潭
[4] 浙江杭州
[5] 浙江杭州
关键词
模拟酸雨; 红壤; 铝; 锰; 铁; 释放;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4.03.006
中图分类号
X517 [酸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酸雨作用下红壤中Al、Mn和Fe的释放大多具有阶段性特征,旦土壤不同,其阶段性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多数情况下同一土壤中Al和Fe的阶段性释放特征较为相似。3种元素累积释放量(Q)随淋溶量(H)的变化符合二次模型:Q=A+B1H+B2H2。经过9150~10650mm的酸雨淋溶以后,与对照(pH5.6)相比,pH4.5的酸雨使Al累积释放量增加8.16%~87.49%,Mn增加-4.29%~24.75%,Fe增加5.78%~86.03%;pH3.5的酸雨使Al累积释放量增加68.59%~158.60%,Mn增加26.11%~205.53%,Fe增加8.48%~138.88%。3种元素对酸雨的敏感性依次是:Al>Fe>Mn。其累积释放量在不同土壤之间表现出基本一致的特点:Al和Mn的释放量较为接近,且远远大于Fe的释放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27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模拟酸雨对红壤结构体及其胶结物影响的实验研究 [J].
许中坚 ;
刘广深 ;
喻佳栋 ;
刘维屏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3) :9-11
[2]   湖南酸雨污染特征 [J].
吴甫成 ;
吴君维 ;
王晓燕 ;
邹君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6) :807-809
[3]   浙江省降水酸度和化学特征分析 [J].
李柱国 .
中国环境科学, 1999, (05) :436-440
[4]   中国酸雨现状及发展趋势 [J].
丁国安 ;
徐晓斌 ;
房秀梅 ;
金淑萍 ;
徐霞 ;
汤洁 ;
刘奇俊 ;
王淑凤 ;
王文兴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02) :169-173
[5]  
污染及有益元素的土壤化学平衡[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何振立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