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态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性假设——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视角

被引:3
作者
钟贞山
机构
[1] 南昌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生态人; 人性假设; 人的全面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新型的人性承载对象,社会生态人人性假设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合理的人性范式,承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和行为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条件下对人的素质品质的现实期待和内在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生态人格论[D]. 彭立威.湖南师范大学 2009
[2]   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 [J].
Э.В.基鲁索夫 ;
余谋昌 .
哲学译丛, 1986, (04) :29-36
[3]   论人的能力建设:从终结性建设向终身建设转变 [J].
刘汉辉 .
生产力研究, 2004, (04) :81-83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 2001
[5]   论生态意识 [J].
刘湘溶 .
求索, 1994, (02) :56-61
[6]   社会生态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目标 [J].
钟贞山 ;
黄平槐 ;
葛刚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1) :30-34
[7]   关于生态意识的几点哲学思考 [J].
赵建军 ;
修涛 .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1992, (03) :20-23+50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2009
[9]  
生态哲学[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钱俊生,余谋昌主编, 2004
[10]  
生态哲学[M].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余谋昌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