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对分析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被引:38
作者
金菊良 [1 ,2 ]
陈磊 [1 ,2 ]
陈梦璐 [1 ,2 ]
郦建强 [3 ]
张礼兵 [1 ,2 ]
董涛 [1 ,2 ]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2] 合肥工业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
[3]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集对分析; 风险矩阵; 承载支撑力; 承载压力; 承载调控力;
D O I
10.16232/j.cnki.1001-4179.2018.07.008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状况,提出了集对分析与风险矩阵相结合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首先,根据研究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立由水资源承载支撑力、承载调控力、承载压力3个子系统和15个指标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1级(可载)、2级(临界超载)、3级(超载)评价标准;其次,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WCC-SPARM),并用其评价2010~2015年安徽省淮北市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2010~2015年淮北市水资源承载力级别分别是2级、3级、3级、2级、3级和3级,这与基于集对分析方法的评价结果(2级、3级、2级、2级、3级和3级)总体上相一致,说明WCC-SPARM模型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基于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诊断分析方法 [J].
金菊良 ;
沈时兴 ;
郦建强 ;
崔毅 ;
吴成国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9 (01) :1-9
[2]   基于DPSIR和主成分分析的阜康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J].
王晓玮 ;
邵景力 ;
崔亚莉 ;
赵辉 ;
郭秀红 ;
孙倩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7, 15 (03) :37-42+48
[3]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水资源生态足迹预测——以广西为例 [J].
张义 ;
邹永福 ;
李丰生 ;
张合平 .
人民长江, 2017, 48 (01) :37-42
[4]   光照水电站建成前后库区生态承载力变化研究 [J].
邓飞艳 ;
陈栋为 ;
郭艳娜 ;
焦树林 ;
乔皎 .
人民长江 , 2016, (14) :19-22
[5]   生态文明视野下长江中下游湿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J].
崔胜玉 ;
王红瑞 ;
鲁婷婷 ;
李爱华 .
人民长江, 2015, (17) :87-92+107
[6]   基于正态云模型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J].
魏光辉 ;
马亮 .
节水灌溉, 2015, (01) :68-71
[7]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J].
段新光 ;
栾芳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S1) (S1) :119-122
[8]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变权灰色关联模型 [J].
康艳 ;
宋松柏 .
节水灌溉, 2014, (03) :48-53
[9]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成都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J].
白若男 ;
欧洋铭 ;
梁川 .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2, 12 (12) :200-202
[10]   基于熵权法的新疆奇台绿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J].
熊黑钢 ;
付金花 ;
王凯龙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 (10) :1382-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