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头部穴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4
作者
陈治忠
李艳慧
梅华达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州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
[3] 广州中医药大学!级博士生广州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偏瘫/针灸疗法; 穴位,头颈部; 头针刺激区; 血栓烷B2/针灸效应; 6-酮前列腺素F1α/针灸效应;
D O I
10.13359/j.cnki.gzxbtcm.2000.01.011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为了寻找更有效的针灸处方以更好地恢复中风病人偏瘫肢体的功能 ,用针刺头穴为主 (取颞穴、百会、风府、神庭、头维 )治疗中风偏瘫病人 ,与针刺头针相应区域 (取偏瘫对侧头部运动区和感觉区 )进行比较 ,观察其临床疗效 ,并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浆血栓烷B2 (TXB2 )、 6 -酮前列腺素F1α (6 -Keto -PGF1α)含量变化。结果显示 ,头穴组 37例病人中基本痊愈 2 6例 ,显效 9例 ,有效 2例 ;头针组 (对照组 ) 36例病人中基本痊愈12例 ,显效 15例 ,有效 8例 ,无效 1例 ,组间比较 P <0 .0 5。同时 ,治疗前后血浆TXB2 、 6 -Keto -PGF1α含量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表明上述头穴组穴位处方是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处方。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针刺风府、哑门穴为主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机理研究 [J].
冯淑兰 ;
郭振球 ;
谢国荣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02) :22-26
[2]  
三针疗法.[M].赖新生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