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洛渡特高拱坝蓄水初期工作状态评价

被引:42
作者
张冲 [1 ,2 ]
王仁坤 [1 ,2 ]
汤雪娟 [1 ,2 ]
机构
[1]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 国家能源水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混凝土坝分中心
关键词
特高拱坝; 监测反馈; 数值仿真; 安全评价;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50404
中图分类号
TV642.4 [拱坝]; TV698.1 [水工建筑物的监测与原型观测];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本文对溪洛渡拱坝蓄水阶段原型监测成果进行归纳总结,论术了监测数据的同步性、连续性、规律性和收敛性特征,初步评价了大坝的运行状态,基于数值仿真反馈分析,研究了大坝受力变形特性的机理,重点阐述了拱坝库盆沉降、上部谷幅收缩效应,分析了坝踵压应力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溪洛渡拱坝初期蓄水期拱坝变形与水库水位变化过程一致,连续变化且符合客观规律,整体时效变形呈现收敛态势;由于溪洛渡特殊的地质条件,库盆压力对大坝变形影响较大,但不影响整体安全稳定;拱坝应力分布良好,坝肩推力在坝基内扩散明显,处于可控状态。综合分析认为,溪洛渡拱坝蓄水过程安全可靠。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溪洛渡特高拱坝初期蓄水工作性态分析研究 [J].
罗丹旎 ;
林鹏 ;
李庆斌 ;
王铖 .
水利学报, 2014, 45 (01) :18-26
[2]   特高拱坝初次蓄水期工作性态仿真反馈和预测方法研究 [J].
周秋景 ;
张国新 ;
刘毅 .
水利学报, 2013, 44(S1) (S1) :73-79
[3]   溪洛渡工程规划设计历程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J].
王仁坤 .
中国三峡, 2013, (07) :64-72
[4]   基于原型监测的小湾特高拱坝首蓄期坝基变形特性分析 [J].
胡波 ;
刘观标 ;
吴中如 .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2012, 36 (05) :14-20
[5]   溪洛渡特高拱坝建基面嵌深优化的分析与评价 [J].
王仁坤 ;
林鹏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10) :2010-2018
[6]   高拱坝安全度评价方法研究 [J].
李同春 ;
王仁坤 ;
游启升 ;
周秋景 .
水利学报, 2007, (S1) :78-83+105
[7]   拱坝–坝肩三维可变形离散元整体稳定分析 [J].
张冲 ;
侯艳丽 ;
金峰 ;
王光纶 ;
张楚汉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6) :1226-1232
[8]  
吴中如编著.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控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  
潘家铮,何〓主编.中国大坝50年[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