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39
作者
黄漫宇 [1 ,2 ]
彭虎锋 [1 ,2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
绿色食品产业; 钻石模型;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82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目的】评价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程度,分析其地区差异以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各影响因素对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为全面了解中国各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水平并制定区域性的绿色食品产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程度,并运用聚类分析依据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程度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在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各影响因素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的关联程度。【结果】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程度的整体评价值将其分为发展程度高、中、低3组,发展程度高的组包括山东省等11个地区,发展程度中等的组包括陕西等8个地区,发展程度较低的组包括重庆等11个地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联系数达到70%。各影响因素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关联程度表现为:市场需求,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这两个因素的影响程度随着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的降低而下降,灰色关联度分别由0.298降到0.189、0.233降到0.125;资源条件、政策支持这两个因素的影响程度随着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的降低而上升,灰色关联度分别由0.125上升到0.218、0.183上升到0.220。【结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产业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紧密关联。市场需求,资源条件,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相关产业与支撑产业,政策支持这5个因素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所产生的影响差异明显,这决定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应考虑这一影响差异,确定不同的产业发展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4745 / 475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及模型构建研究——基于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 [J].
宋德军 ;
周彤 ;
吕裔良 .
商业经济, 2013, (16) :7-9
[2]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区域竞争力提升思考 [J].
王德章 .
商业时代, 2013, (19) :126-127+2
[3]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区域发展差异与策略 [J].
宋德军 .
技术经济, 2011, 30 (08) :58-63
[4]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动态演进与发展机理 [J].
宋国宇 ;
王锦良 ;
尚旭东 .
技术经济, 2011, (08) :87-93
[5]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研究 [J].
王德章 ;
李翠霞 ;
杜会永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01) :39-44
[6]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演进及其阶段特征与发展战略 [J].
韩杨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2) :33-43
[7]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结构优化与政策创新 [J].
王德章 ;
赵大伟 ;
杜会永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9) :67-76
[8]   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机制与动力系统 [J].
林海 .
农业经济, 2006, (11) :54-55
[9]   基于“钻石”理论的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思考 [J].
罗峦 ;
曹炜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6, (03) :222-225
[10]   产业竞争优势模型:基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实证研究 [J].
王德章 ;
赵大伟 ;
陈建梅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5) :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