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网民、政府在舆情事件中的参与角色与作用研究——基于3600起舆情事件的实证分析

被引:12
作者
张旭阳 [1 ]
李丹珉 [2 ]
谢耘耕 [3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
[2]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3]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
舆情事件; 事件类型; 社会协同理论; 传播规律;
D O 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18.06.008
中图分类号
D669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050302 ;
摘要
网络舆论场是一个复杂系统,媒介、网民、政府等舆情构成要素在不同类型舆情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本文基于社会协同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探讨媒介、网民、政府在舆情事件中的参与角色与作用。研究发现,媒介、网民、政府存在不同信息偏好,网络媒介在舆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网民对不同类型舆情事件的态度倾向存在差异,网络意见领袖主要出现在文化体育、企业财经和教育舆情事件中,网络动员现象在环境、食品安全和文化体育舆情事件中更为普遍;政府对不同类型舆情事件的干预时效、干预方式不同,少有事件能推动政府政策修改。社会现实是舆情事件产生的土壤,社会心态是舆情事件传播的动力,社会管理者应该在把握网民心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媒介特点引导舆论,确保网络舆论场正常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透过资本看媒体权力化——境外资本集团对中国网络新媒体的影响 [J].
黄楚新 ;
彭韵佳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7, 24 (10) :68-78+128
[2]   公共危机中“次生舆情”的生成与演化——基于对“8·12天津港爆炸事故”的考察 [J].
刘勇 ;
王雅琪 .
国际新闻界, 2017, 39 (09) :116-133
[3]  
中产阶层在网络公共事件中的集体发声研究.[J].刘锐;谢耘耕;.新媒体与社会.2017, 02
[4]  
国际暴恐事件的微博传播特征及其在反恐斗争中的舆论建构作用——以“11·13”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为例.[J].潘玉;.新媒体与社会.2017, 01
[5]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多元舆论场互动机制研究——基于“8·12”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的实证分析.[J].乔睿;.新媒体与社会.2017, 01
[6]   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大型体育赛事传播研究 [J].
金秋龙 ;
李芳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 43 (01) :50-54
[7]   网络舆情治理的要素设计与操作关键 [J].
喻国明 .
新闻与写作 , 2017, (01) :10-13
[9]   当代青年雾霾段子语义网络分析与情感可视化研究——基于微博、微信用户 [J].
卓敏 ;
吴建平 .
中国青年研究, 2016, (08) :10-19
[10]   中国互联网金融舆情监测与研究论析 [J].
丁柏铨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 37 (05) :15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