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盆地岩性油藏的幕式充注和相对早期成藏特征分析

被引:13
作者
刘震
刘俊榜
高先志
辛海燕
郝琦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相对早期性; 幕式充注; 岩性油藏; 二连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二连盆地三大主力凹陷的成藏条件、埋藏史、热演化史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成岩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利用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定量分析方法确定了二连盆地油藏的成藏期次,认为二连盆地岩性油藏具有幕式充注的特征。通过与相同凹陷同一层位构造油气藏成藏期的对比分析后认为,岩性油藏的成藏期具有相对早期的特征。岩性圈闭形成的早期性为岩性圈闭在较早时期捕集油气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岩性圈闭的多期形成和油气的多期幕式充注有利于大型岩性油气藏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240 / 24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沉积盆地岩性地层圈闭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J].
刘震 ;
赵阳 ;
金博 ;
刘俊榜 ;
许晓明 ;
梁全胜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1-5+111
[2]   中国油气晚期成藏特征 [J].
贾承造 ;
何登发 ;
石昕 ;
杨庚 ;
张朝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5) :412-420
[3]   新构造运动对中国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秦胜飞 ;
戴金星 ;
赵靖舟 ;
石昕 .
地质论评, 2006, (01) :93-99
[4]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多期成藏、晚期聚气的成藏特征 [J].
赵孟军 ;
宋岩 ;
秦胜飞 ;
柳少波 ;
洪峰 .
地学前缘, 2005, (04) :525-533
[5]   内蒙古二连盆地岩性圈闭早期形成和多期形成特征分析 [J].
刘震 ;
梁全胜 ;
肖伟 ;
党虎强 .
现代地质, 2005, (03) :403-408
[6]   二连盆地下白垩统油气运移特征 [J].
方杰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2) :181-187
[7]   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新构造运动与油气成藏 [J].
龚再升 .
地球科学, 2004, (05) :513-517
[8]   济阳坳陷岩性油气藏充满度大小及分布特征 [J].
张善文 ;
曾溅辉 ;
肖焕钦 ;
邱楠生 ;
姜振学 .
地质论评, 2004, (04) :365-369
[9]   东营凹陷超压体系中的岩性油气藏充满度机理 [J].
万晓龙 ;
邱楠生 ;
石硕 ;
曾溅辉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3) :372-376
[10]   砂岩透镜体成藏机理 [J].
陈冬霞 ;
庞雄奇 ;
邱楠生 ;
姜振学 ;
张俊 .
地球科学, 2004, (04) :483-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