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式创新:“内涵-理论-方法”的整合框架

被引:22
作者
梅亮 [1 ,2 ]
陈劲 [1 ,2 ]
李福嘉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3] 不详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责任式创新; 共性理论; 科技治理; “内涵-理论-方法”框架;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8.03.015
中图分类号
F113.2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科技创新的负面影响与新兴技术的治理挑战引发研究与政策对"责任式创新"的关注。本文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通过责任式创新主题文献的系统回顾,构建"内涵-理论-方法"的整合框架,对责任式创新的概念内涵、共性理论基础、及实践应用方法展开系统评述。研究结论显示:责任式创新的内涵主要围绕内在属性视角、创新过程与管理视角、创新结果评估视角三个方面展开;责任式创新的共性理论基础包括正义论、技术社会控制视角、行动者网络理论、制度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五个分支;责任式创新的典型应用方法涉及扎根研究、伦理分析法、实时技术评估、"谦逊"技术与参与式治理法、上游公众参与技术治理、中游模块化技术治理、技术社会评估等。
引用
收藏
页码:521 / 5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负责任创新:内涵辨析与启示 [J].
梅亮 ;
陈劲 ;
李福嘉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 33 (02) :49-53
[2]   责任式创新:源起、归因解析与理论框架 [J].
梅亮 ;
陈劲 .
管理世界, 2015, (08) :39-57
[3]   责任式创新——研究与创新的新兴范式 [J].
梅亮 ;
陈劲 ;
盛伟忠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4, 30 (10) :83-89
[4]   扩展的行动者网络——解决科林格里奇困境的新路径 [J].
顾益 ;
陶迎春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07) :982-986
[5]   技术评估中的科林格里奇困境问题 [J].
肖雷波 ;
柯文 .
科学学研究, 2012, 30 (12) :1789-1794
[6]   拉图尔的科学哲学观——在巴黎对拉图尔的专访 [J].
成素梅 .
哲学动态, 2006, (09) :3-8
[7]  
制度与组织[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斯科特, 2010
[8]  
Framing responsible innovation in synthetic biology: the need for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pproach[J] . Fujia Li,Richard Owen,Elena Simakova.Journal of Responsible Innovation . 2015 (1)
[9]   "Broader Impacts" or "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 Comparison of Two Criteria for Funding Research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
Davis, Michael ;
Laas, Kelly .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2014, 20 (04) :963-983
[10]  
Responsible innovation across borders: tensions, paradoxes and possibilities[J] . P. Macnaghten,R. Owen,J. Stilgoe,B. Wynne,A. Azevedo,A. de Campos,J. Chilvers,R. Dagnino,G. di Giulio,E. Frow,B. Garvey,C. Groves,S. Hartley,M. Knobel,E. Kobayashi,M. Lehtonen,J. Lezaun,L. Mello,M. Monteiro,J. Pamplona da Costa,C. Rigolin,B. Rondani,M. Staykova,R. Taddei,C. Till,D. Tyfield,S. Wilford,L. Velho.Journal of Responsible Innovation . 2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