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经济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被引:13
作者
张金发,王彩祥,孙济中,刘金兰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陆地棉,海岛棉,种间杂种,世代均值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海岛棉7124为共同亲本分别与陆地棉品种徐州184和中棉所12杂交,同时以陆海杂交选育出的中长绒系67为父本与陆地棉品种鄂荆1号杂交,分别对上述3个组合进行世代均值分析。除麦克隆值外,所有性状在各组合中都存在加性效应(d),而非加性效应的存在与否则因性状、组合不同而异。子棉产量、皮棉产量未检测到显性效应(h),株高、子指、铃数、绒长无加性×加性效应(i),果枝数、子指、铃数、衣分、绒长和强度,不存在加性×显性效应(j),而显性×显性效应(l)则在各性状中都检测到。通过遗传模型分析发现,当h+l>d+i时则存在超亲杂种优势,j对杂种优势没有贡献。理论上超亲优势的产生共有10种可能性,在本试验的3个组合中实际发现7种,主要有h>d,l>d和l>d+i,而h>i,l>i,h+l>i未出现。因此,显性效应(h)和显性×显性互作效应(l)是本试验中杂种优势的主要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68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